学习上柏住院部医疗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选编(杜荣荣)
消息来源: 市卫生和计生局 作者: 发布时间: 2014- 05- 06 10: 03 阅读次数: 字体:[]

在付出中感悟幸福

    《光明日报》去年12月6日刊登的《山坳人生 照样出彩》的纪实报道,让我第一次了解到上柏住院部医护人员的感人事迹,这篇文章我看了近半个小时。
    当我看到护士长潘美儿赴京接受 “南丁格尔奖”时,患者们坐在电视机前发自内心的欢呼,我感动了;看到喻永祥主任为了工作不能多陪陪临终前的父亲!我感动了;当我看到患者徐小童因为护士们艰辛的工作场景激发出创作歌曲的激情,我再一次被感动了;看到王景权医生把患者张爱凤抱出来晒晒太阳,患者满足的笑包含了王医生工作的全部意义,那一瞬间,我泪水满盈!
太多太多的感动,震撼着我的心灵,世俗的偏见、艰苦的条件、清贫的待遇,没有吓跑她们,却让她们放弃了一次次调离的机会,她们把患者的需要作为坚守岗位的信念!把患者的信任作为奋发图强的动力,把患者的尊重作为奉献爱心的幸福,难道牺牲和奉献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一组来自“麻风第一村”的数据资料:现有84位老人,其中一二级残疾45人,三四级残疾39人,平均年龄74岁。让我对比了我们医院的住院患者。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曾经被歧视、被忽视、被隔离;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甚至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我们老年科的患者平均年龄与他们相仿,各种躯体疾病、精神障碍给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患者之间的共同特点,使得我们的护理工作也有部分相类似的地方,日复一日的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康复训练、心理疏导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患者大小便失禁,我们帮助更换衣裤、被单;患者全身多处溃烂,我们帮她擦洗身子、清洗伤口;每逢患者忧心烦恼、情绪激越时,我们耐心地聆听和劝慰,让患者体验到被重视、被关心的温暖;每当节日来临,护士们精心组织多种活动,为患者构建一个融入社会大家庭的平台……
    我们有许多在精神科护理这个岗位一做就是20多年的老师们,一批批的新护士从老师们手把手地带教中不断成长。昨天晚上我总值班,在病区巡视时一位住院半个月的患者告诉我,“护士媛媛对我很好,不仅态度好,工作也很认真负责….”我听了非常欣慰。是啊!患者一个正常的微笑,一句温馨的问候,一瞥信任的目光,都是对我们最高的褒奖!因为自己的付出、奉献,使患者解除了病痛! 这就是一种职业幸福感!
    我想幸福不仅是一种感悟,还是一种比较,看你和谁比。与富人比,我们太穷;与同行比,我们的收入不如他们;但与上柏住院部医护人员比,我们各方面条件、环境都比他们优越;与病人比,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睦的家庭,可爱的孩子,有安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这样一比,我们的生活幸福感就油然而生!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忽视我们的患者?去轻视自己的职业?
让我们感恩于生活的厚待,感恩于患者的尊重!
    学习上柏住院部医护人员淡泊名利、坚守信念的高尚情怀;学习他们贴心关怀、辛勤耕耘的职业本色;学习他们履职尽责、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让我们把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的医德医风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大力弘扬和宣传,在自己的岗位上书写出精彩的人生篇章!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